村网通总站 大寨村 144375.nync.com 欢迎您!
怀安,追溯开疆建制,源远流长。汉初属上谷郡,武帝时设夷舆县。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怀安县为最初之定名,后八百年间改朝换代,历经沧桑,疆界或伸或缩,邑名时县时卫,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又改卫为县至今,从清到民国年间政区隶属虽仍有数次变动,但山川疆域已基本界定。
怀安地处塞外,穷山恶水,地瘠民贫,加之历代战乱,生产平平,可谓物不丰而民不富。但明清以来怀安却被各县广大群众称誉为“文化县”,原因何在?
图 | 毕业师生合影
远在元明时代,怀安几大镇就办有“县学”(儒学)、“书院”,大村大堡办有“社学”和私塾。到了清代,除县学、社学以外,私塾更加普及盛行。“戊戌变法”后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废私塾办学堂成为潮流,城乡效仿纷纷办学堂,改庙办学。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宣统三年(1911年)柴沟堡、怀安城两镇先后办起了“女学堂”。随后,左卫、渡口堡也相继兴办女校。专为女童读书建校,这在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封建礼教还相当严重的情况下,实在是一项敢为天下先的创举。到民国年间,小学教育已逐步发展到一些边远村寨。迄止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怀安政区划分为1—5区,辖323村,其中百户以上的村庄仅有48个,不足30户的113个。而当时全县就有小学135所,建校村占村庄总数的45.5%。全县有学龄儿童9202名,小学在校人数5591名,入学率达到60.7%。
按当时口北各县政区大小和人口多寡比较,怀安办学之多和学童之众都是首屈一指的。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各县都没有普通中学,小学毕业生想继续深造必须到张家口、宣化两地应试入学。民国以后,怀安学风大盛,很多家境并不富裕的小学毕业生也千方百计筹措学费赴外地读书。当时张家口、宣化的几所师范、中学中以怀安籍学生人数最多。
“张家口塞北中学”初建时,每年招收的学生数,怀安学子为各县之冠。1946年,察哈尔省立宣化师范恢复建制,第一届毕业生150人,其中怀安籍学生51人,占到毕业生人数的三分之一。
与中小学教育相应发展的还有职业教育与国民教育。职业教育创办最早的有清末的“艺徒学堂”,打破了几千年来师傅带徒,技艺私传的传统形式,成为公办“技工学校”之雏形。柴师对怀安文化信息的传播、师资培训、社会教育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怀安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客观条件。
怀安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京绥铁路开通后更成为商贸往来的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随着市场的扩大,商品的流通,农产品加工业和手工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经济综合实力的提高又成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经济基础。
文化教育事业相继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历代当政者与开明士绅的鼎力相助和他们所采取的一些有效措施:1、办学经费的保证;2、名宦乡贤的竭诚努力;3、贷金助学的创举。
怀安文化教育之发达,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原因。
从地理位置上看,怀安介于张家口、大同之间,群山环绕,数水分流,朱明王朝建立后,为防止元蒙后裔入侵,重修长城。成化十年(1474年)于柴沟堡设西路参将,统辖上、下两路军务,并于洋河两岸一至十屯屯兵戍边。
由于长期驻军屯田,军民交流,带来了许多外地的文化信息,另外官佐子弟需要进学读书,促进了“社学”私塾的进一步发展,清康熙以后,边关防务已不十分重要,逐步裁军减制,很多军屯士卒就地定居解甲为民,这些人大都初通文字,他们的融合,提高了农村人口中的文化涵蕴。
怀安除了日臻完善的基础教育之外,其它自然、人文景观、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也都是怀安教育底蕴深厚的重要显现。
自然景观——怀安境内虽然没有气势恢宏的名山大川,奇峰秀水,但一丘一壑的开阖起伏,一流一溪的引带回环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如“花山铺锦”、“虎窝夏冰”等“怀安八景”和景泉堡的“金泉玉海”也曾是一方人士游览消夏的胜地。
人文景观——怀安的寺庙之多,香火之盛也是远近闻名的。民国年间全县有记载的寺庙有324座,平均每村一庙。寺庙最多的是怀安城,全城29座。规模最大的是孔子庙,占地十亩。最古的有左卫辽代建筑佛牙舍利塔和瓦窑口三佛寺。最宏伟的有左卫城隍庙和柴沟堡玉皇阁。
图 | 怀安虎卧寺
与庙宇相配伍的是戏台,民国年间全县有各种造型的戏台150余座,成为喜剧表演的特定场所,形成了非常浓厚的文化氛围。
文化艺术——书画艺术方面,近代怀安虽没有出过名师大家,但工书善画小有名气者也为数很多,如岳增祥的工笔、刘蔼如的山水写意等等,他们之中很多人有的是兴办地方教育的直接参与着,有的是乡村教师,对怀安书画艺术的启蒙教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解放以后,由于政府的倡导,怀安最早实现了无盲县,进入全国教育先进县的行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曾经在塞外寡闻少见的围棋异军突起,使怀安成了全国闻名北方一枝独秀的“围棋之乡”。
综上所述,近百年来,怀安有着较深厚的文化积淀,被称之为文化县应当说是名至实归,享誉有因。